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同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12年起增设创新团队奖励,每年奖励数量不超过3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授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某个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群体。创新团队奖励不分等级,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标准评审、授奖。
二、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三、创新团队应实现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五、创新团队应在本团队研究方向、领域内取得持续突破和长期累积成就;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应重点说明团队在曾获奖励之后的后续成就。
六、创新团队的提名不受“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奖后再次作为项目完成人报奖被提名需隔两年以上”规定的限制。
七、创新团队提名材料需登录我办网上平台报送,全部提名材料均不得涉密。如有团队工作内容涉密的,提名材料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并提供主要支持单位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出具的不涉密证明。
( 年度)
一、基本情况
序号: 编号:
提 名 者 | |||||
候选人姓名 | 英文名或英文译名 | 贴 照 片 处 | |||
中文译名 | |||||
出生日期 | 国 籍 | 性 别 | |||
职 务 | 职 称 | ||||
从事专业 | 学 位 | ||||
学科分类名称 | 1 | 代 码 | |||
2 | 代 码 | ||||
工作单位 | 英文 | ||||
中文 | |||||
通讯地址 | 邮 编 | ||||
电 话 | 传 真 | ||||
电子邮箱 | |||||
合作方向 | |||||
与国内合作 的主要单位 | |||||
与国内合作 的开始时间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提 名 者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传 真 | ||
提名意见: | |||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提名书所涉及内容已经征得候选人国外工作单位及候选人本人同意。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专家)
姓 名 | 身份证号 | ||
专家类型 | |||
工作单位 | |||
职 称 | 学科专业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电子邮箱 | 联系电话 | ||
责任专家 | □是 □否 | ||
提名意见: | |||
声明:本人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提名书所涉及内容已经征得候选人国外工作单位及候选人本人同意。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
三、候选人简历及学术地位
国内联系人 | 姓 名 | 电子邮箱 | ||||
手 机 | 固定电话 | 传真 | ||||
(本部分为候选人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学术和专业等方面背景情况的阐述,概述候选人在专业领域的造诣、学术影响和地位。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
四、对推动中外科技合作和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
(本部分应详细写明候选人在与中国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外科技合作、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包括促进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所取得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所做的重要贡献。要对候选人与中方合作项目投入研究经费、合办研发机构、促成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发表论文著作、联合申请专利以及提出建议被采纳等产出情况进行量化表述。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五、国内主要合作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 排 名 | ||||
法人代表 | 单位性质 | 所 在 地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 系 人 | 移动电话 | 单位电话 | |||
电子邮箱 | 传 真 | ||||
本单位与候选人的合作情况: | |||||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保证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六、附件
1.技术评价证明
2.培训情况证明
3.设备使用情况证明
4.社会、经济效益证明
5.近期标准照片和工作照片各1张
6.其他证明
( 年度)
一、基本情况
序号: 编号:
提 名 者 | |||||
候选组织名称
| 英文名或英文译名 | ||||
中文译名 | |||||
从事专业 | |||||
学科分类名称 | 1 | 代 码 | |||
2 | 代 码 | ||||
通讯地址 | 邮 编 | ||||
电 话 | 传 真 | ||||
主要合作方向/领域 | |||||
与国内合作 的单位 | |||||
与国内合作 的开始时间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提 名 者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传 真 | ||
提名意见: | |||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提名书所涉及内容已经征得候选组织的同意。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专家)
姓 名 | 身份证号 | ||
专家类型 | |||
工作单位 | |||
职 称 | 学科专业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电子邮箱 | 联系电话 | ||
责任专家 | □是 □否 | ||
提名意见: | |||
声明:本人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本提名书所涉及内容已经征得候选组织的同意。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
三、候选组织简介及学术地位
国内联系人 | 姓 名 | 电子邮箱 | ||||
手 机 | 固定电话 | 传真 | ||||
(本部分为候选组织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学术和专业等方面背景情况的阐述,概述候选组织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和地位。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
四、对推动中外科技合作、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
(本部分应详细写明候选组织在与中国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外科技合作、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包括促进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所取得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所做的重要贡献。要对候选组织与中方合作项目投入研究经费、合办研发机构、促成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发表论文著作、联合申请专利以及提出建议被采纳等产出情况进行量化表述。纸面不敷,可另增页。)
五、国内主要合作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 排 名 | ||||
法人代表 | 单位性质 | 所 在 地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 系 人 | 移动电话 | 单位电话 | |||
电子邮箱 | 传 真 | ||||
本单位与候选人的合作情况: | |||||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保证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将积极调查处理。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按规定接受处理。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六、附件
1.技术评价证明
2.培训情况证明
3.设备使用情况证明
4.社会、经济效益证明
5.其他证明